电子科大的“印制电路”项目致力于攻克智能手机发展需求的瓶颈问题
原标题:电子科大一年斩获三大科技奖
“怎样才能让智能手机身材更娇小,大脑更聪明呢?”电子科大的“印制电路”项目致力于攻克智能手机等现代电子信息产品的瓶颈问题,推进了我国印制电路行业的科学技术进步。
“印制电路”项目获得了2014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是电子科大在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获得的三个国家级大奖之一。“仨奖”都很“高大上”,分属器件、电路和系统,反映了该校从材料、器件、电路到系统的研究特色,引领行业大发展。这所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国防专用项目奖项数量”华丽丽地“在全国高校并列第三”。
助力中国“印制电路”
跻身世界“前三强”
张怀武教授是电子科大“电子信息材料与印制电路”项目团队的“总舵手”。他介绍说,印制电路向高密度、高可靠性、高导热、抗电磁干扰的印制电子方向发展,会促进国产智能手机、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等的“更新换代”,但这一发展方向面临材料和技术上的严苛挑战。
为让技术尽快“接地气”,实现产业化,团队在研制过程中就与企业开展战略合作。
2008年1月,学校与珠海方正、珠海元盛及珠海市科学技术局共建的“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珠海分实验室”正式挂牌运行。张怀武介绍说,以团队与珠海方正的合作为例,从2011年1月到2013年12月,珠海方正通过生产系列印制电路板产品,累计新增产值32亿元,新增净利润3亿元,出口创汇14742万美元。该技术还通过多种合作方式,辐射到全国20多家印制电路企业,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打破长期制约瓶颈
做研究领域的排头兵
这是一个“很另类的”科研团队,他们的办公室是全开放的环境,团队成员两两面对面坐着,氛围很轻松活泼。
团队还“很有爱”,团队成员金晓林就在这里认识了爱人黄桃,一起读研,一起做科研,两人现在仍是“朝夕相处”。这个“看起来很轻松的”团队拿下了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团队带头人李斌说,他们攻克行波管的共性基础难题已经坚持了整整20年。
李斌解释说,行波管就是一种微波放大器,广泛运用于各种电子装备。而仿真设计是制造行波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长期以来,我国仿真设计都比较落后。1994年,物电学院杨中海教授开始带头涉足这个领域。“现在的团队成员都是我的学生,他们都非常优秀”。
从1994到2014年发布三维仿真设计软件的第十个版本,李斌教授团队研发了我国第一套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维仿真设计软件,解决了长期制约相关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并已用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
敢于啃硬骨头
要做有价值的创新
此次,杨建宇教授的雷达探测与成像技术团队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据了解,这是电子科大首次在雷达整机级成果上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也是该校在雷达领域继1999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后,取得的又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成果。
成绩的背后是艰辛。杨建宇说,雷达探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需要在各种环境下做验证,这样一方面可以尽快发现问题,另一方面能使系统尽可能地满足实际环境下的需要。
“白天实验,晚上分析数据,第二天再战。”在团队成员孔令讲教授看来,“辛苦是自然的,但就像我们团队的杨晓波教授说的那样,关键是要回到问题的原点独立思考。”
从2001年建立团队以来,经过10多年奋斗,目前该团队已经在雷达探测系统技术方面取得多项创新。仅2014年,团队成员共申请专利66项,授权23项。“我们的理念是做‘有价值的创新’,同时注重实践,形成自己的特色,”杨建宇说。 华西都市报记者肖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