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PCB市场成为新蓝海 博敏电子抢跑新能源赛道
“一辆智能化的纯电动汽车单车PCB价值预估将超过5000元,约是当前传统燃油车单车PCB价值量的10倍。”徐缓告诉记者,预计到2025年,仅国内的车用PCB市场就将达到500亿元。
目前,公司已积累了深厚的技术资源,车用PCB产品几乎可以应用到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各个方面,并与国内外知名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商紧密合作。
“毫无疑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为印制电路板(PCB)产业打开了巨大的成长空间,那些在汽车电子上已经取得领先优势的公司将进入增长的快车道。”博敏电子徐缓董事长近日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5G等新应用的爆发,PCB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市场、呈现出更高的产业增速。博敏电子已抢先布局新能源汽车和5G这两大赛道,并取得了显著的领先优势,相信随着这一规划的实施,公司的汽车电子业务将取得更快发展。
博敏电子董事长 徐缓
车用PCB市场成为新蓝海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除了汽车产业本身,规划将给哪些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呢?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为PCB产业打开了巨大的成长空间。”提及这个规划,徐缓董事长很兴奋地表示,规划将给PCB产业带来一个全新的、高速成长的蓝海市场。
据统计,2019年车用PCB产值占整体PCB产值的10.9%,约6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00亿元。2019年全球整车产量约9180万辆。以此测算,传统汽车单车PCB价值量约550元(其中,2019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不足2%)。
“一辆智能化的纯电动汽车单车PCB价值预估将超过5000元,约是当前传统燃油车单车PCB价值量的10倍。”徐缓董事长告诉记者,不同于传统的燃油车驱动系统,新能源汽车采用电驱动,电控系统(微控制单元MCU、整车控制器VCU、电池管理系统BMS)将产生PCB替代增量,单车价值量就超过2000元。随着汽车进一步向智能化、轻量化等方向发展,车用PCB会新增摄像头及FPC(柔性电路板)等单元,新增价值量又将超过1000元。
此外,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更多的传统的机械驱动部件将升级换代为电驱动,加上汽车多媒体系统的持续丰富,都将进一步推升汽车电子的市场规模,给PCB带来新增长。
“预计到2025年,仅国内的车用PCB市场就将达到500亿元。”徐缓董事长给记者讲述了自己的逻辑,预计到2025年,中国汽车销量略超3000万辆,其中,根据规划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超过600万台,是2019年的5倍。届时汽车驱动系统PCB价值约420亿元,再加上车载多媒体市场、汽车后改装市场,整个车用PCB市场规模或许将超过500亿元。
需要强调的是,车用PCB由于验证周期长、准入门槛高、毛利率丰厚,成为高端PCB厂家的必争之地。
博敏电子抢跑新能源赛道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普及,那些抢先布局的PCB公司将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并进入发展快车道。博敏电子就是其中的典型。
“博敏电子的专利技术强弱电流一体化电路板工艺技术,将助力新能源汽车三电实现一体化、集成化、轻量化,产品已广泛应用到新能源汽车的高压控制、电动控制、电池pack(包)上。”徐缓董事长对记者介绍,通过工艺创新的强弱电一体化印制板,博敏电子将功率部分与控制部分集成在一块线路板上,实现多维结构的高集成、一体化、轻量化。这既解决了传统做法的手工作业效率低、焊接可靠性不高等问题,还通过采用自动化生产降低了结构空间、优化生产成本。
记者了解到,博敏电子是国内最早进入车用PCB领域的厂商之一。早在10年前,博敏电子就开始投入对新能源汽车“三电”(电机、电控和电池)的研究。截至目前,公司已积累了深厚的技术资源,车用PCB产品几乎可以应用到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各个方面,并与国内外知名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商紧密合作。
领先的技术优势已经转化为营收的增长。2019年,博敏电子的车用PCB业务收入占比已超过20%,成为公司仅次于数据/通讯、消费电子的第三大收入来源。此外,走在新能源车用PCB前列的博敏电子,还积极牵头推动汽车行业厚铜板技术标准,储备研发大功率陶瓷板等。
更为重要的是,得益于在汽车电子领域的研发储备,博敏电子成为国内领先的HDI板厂之一,并持续在更多的领域“攻城略地”,5G就是公司新开拓的业务。
徐缓董事长介绍,通信是目前PCB应用占比最大的领域,5G则是通信行业最大的增长点。“跨入5G时代,基站、天线及服务器的建设,智能终端的升级、物联网及无人驾驶等应用场景的兴起,都将使得以HDI为代表的PCB需求快速提升。”数据显示,中国2020年或将新增超过60万个5G基站。
记者注意到,面对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博敏电子正在扩充产能。根据公司4月29日发布的定增预案,公司拟定增募集资金不超过12.45亿元,其中5.4亿元用于高精密多层刚挠结合印制电路板产业化项目,3.2亿元用于高端印制电路板生产技术改造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