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莅临ld乐动官网 ,今天是
繁體中文|加入收藏
ld乐动官网
/深圳市线路板行业协会

东莞企推动PCB设备国产化替代

时间:2021-6-22  来源:东莞时间网  编辑:
字号:

 

学有所成,熟谙现代企业经营之道,拥有PCB设备领域的技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2018年,樊建荣带领团队与投资方共同创办了广东达源设备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达源科技”),走过一条东莞企业家创业的典型路径。

 

技术驱动之下,虽然成立仅仅4年时间,达源科技已经实现了跨越发展,在2020年营业收入达到4000多万元。

 

“在PCB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的态势下,未来,达源科技将持续以技术驱动,推进PCB湿制程设备的进口替代。”日前,樊建荣在位于光达制造·洪梅科技园的办公室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21年公司有望实现8000万-10000万元的营收,再次实现倍增式发展。

 

 

■广东达源设备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在成立达源科技之前,樊建荣曾经在国内一家大型线路板厂和一家做设备的外企从事有关PCB设备的生产工作。多年的打拼,让他对PCB设备的工艺流程有了深入的学习和了解。创业的念头由此萌生。

 

PCB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相互连接的载体。作为“电子产品之母”,PCB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计算机、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医疗器械、国防及航空航天等领域,是现代电子信息产品中不可或缺的电子元器件。

 

作为PCB产业链的上游行业,PCB设备行业自然也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国内有很多PCB设备工厂,但高端的PCB设备市场多为国外厂家占领。国内PCB设备厂家多徘徊在中低端市场。”樊建荣表示,如果能够生产出性能可以和国外设备媲美的PCB设备,推进PCB设备领域的国产替代,将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万事开头难。樊建荣自2017年开始寻找合作伙伴,几经辗转,终于在2018年实现创业的梦想,达源科技正式成立。

 

“合作伙伴必须在经营目标、思想上形成高度统一,才能默契配合。也因此,虽然创业晚了点,但‘好饭不怕晚’,企业在运营中能够确保高效稳定是最关键的。”樊建荣对此深有感触。

 

让樊建荣如此看重企业经营理念的关键原因在于,他在外企工作时对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理解。“严谨、精密,一个组织的运转如同机器一般。这对于一家制造业企业而言,尤其是面向高精尖的PCB领域而言,至关重要。一套行之有效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一套自上而下的强大执行力,可以对企业的稳定运行和产品的流程把控做到极致。”樊建荣表示,在此基础上,结合公司规模较小,“船小好掉头”的特点,加以灵活处理。

 

正是基于此,虽然成立仅短短4年时间,但达源科技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达源科技几乎每年都实现了倍增式的跨越发展,在2020年营业收入达到4000多万元。”樊建荣表示。

 

技术驱动,助力PCB设备国产替代

 

一套管理制度的建立是企业正常运行的基础,而对于一家PCB设备企业而言,技术才是赖以生存的关键。

 

在PCB生产环节,制程能力是客户最为看重的关键方面。所谓制程能力,是指固定生产条件及稳定管制下所展现的品质能力。“其中,固定生产条件包括设计的品质、机器设备、作业方法与作业者的训练、检验设备等因素。稳定管制指以上因素加以标准化设定并彻底实施,且该制程之测定值均在稳定的管制状态之下,此时的品质能力方能算作该制程的制程能力。”樊建荣解释道,比如,在PCB使用占比最大的消费电子领域,每一款手机的性能、大小功能性均有不同,这就同步对PCB提出不同的要求。相应地,对PCB设备提出不同的工艺要求。

 

因此,一台PCB设备的制程能力成为制约企业“接单”能力的关键所在。在PCB设备的整个工艺流程中,包括传动、选材、制作工艺、电控、信息化、维护保养等。

 

“每一位客户的要求都不同,每一台设备的交付都需要深入沟通和深厚的技术积累。1微米的误差都可能产生废品。这极大地考验着技术人员的技术积累。”樊建荣表示,公司目前研发人员就有20多人。

 

据了解,截至目前,达源科技在技术研发上已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制程设备,如真空蚀刻、二流体蚀刻、双边传动、物料消泡系统等生产环节。“截至目前,达源科技已经申请了7项专利,目前正在准备10余项专利的申请。”樊建荣表示。

 

“得益于行业领先的技术优势,这几年公司在PCB设备领域的口碑慢慢建立,开始逐步替代一些进口设备,并进入多家知名PCB厂家的资源库里。如苏州群策、兴森快捷、深南电路等知名企业均成为公司客户。”樊建荣表示,近期,一家PCB生产领域国内排前三的客户龙头企业专程过来考察后,签订合作协议。

 

“未来,达源科技将持续以技术驱动,推进PCB湿制程生产设备的进口替代。”广东达源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营运总监樊建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公司仍将处于高速发展态势,有望实现8000万-10000万元的营收。(文字:张华桥 摄影:郑志波)